構建普惠便捷的數字社會(評論員觀察) |
2023-04-10 09:06:50 稿件來源:人民日報 |
數字社會建設為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技術支撐 加快數字社會建設,著力提升教育、醫(yī)療、就業(yè)、養(yǎng)老、托育等重點民生領域數字化水平,為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提供了新路徑 統籌發(fā)展和安全,確保數字技術和生產生活的結合始終朝著造福社會、造福人民的方向發(fā)展 前不久,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“回頭看”抽查結果顯示,網站和手機APP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復檢合格率分別達到98%、87%。對于未通過復檢的網站和手機APP,有關單位將建立“一對一”指導咨詢機制,幫助其及時完成功能改善,助力提升改造的廣度、溫度與精度。持續(xù)提升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水平,有效解決老年人等群體面對智能技術“不能用”“不好用”“不會用”等難題,彰顯了我國數字社會建設的價值追求和進展成效。 中共中央、國務院不久前印發(fā)《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(guī)劃》,將“數字社會精準化普惠化便捷化取得顯著成效”作為2025年數字中國建設的目標之一,明確提出“構建普惠便捷的數字社會”,為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。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、構建普惠便捷的數字社會,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,也是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更好更快發(fā)展的必然要求。 數字社會建設為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技術支撐。數據顯示,截至2022年12月,我國網民規(guī)模達到10.67億,互聯網普及率達75.6%,形成了全球最為龐大、生機勃勃的數字社會。隨著數字技術全面融入社會交往和生產生活,數字生活日益成為人民群眾的重要生活方式,數字技術為生活添彩的強大創(chuàng)造力也不斷凸顯。在城市社區(qū),手機支付、APP打車、網上訂餐、協同辦公逐漸成為人們工作生活的常態(tài);在廣大農村,越來越多鄉(xiāng)村變身“掌上村莊”,村務微信群成了宣傳政策的“明白群”、服務群眾的“好幫手”。從購物消費、居家生活到旅游休閑、交通出行,各類場景的數字化服務不斷迭代升級,互聯網新技術在社會各方面深度應用,標注著數字社會建設取得的長足進步,構筑起生動的數字生活新圖景。 數字社會人人共建,數字生活人人共享。加快數字社會建設,著力提升教育、醫(yī)療、就業(yè)、養(yǎng)老、托育等重點民生領域數字化水平,為推動公共服務均等化提供了新路徑。比如,目前我國智慧教育基礎設施設備環(huán)境基本建成,中小學校園網絡接入率達100%,高校上線慕課數量超過6.45萬門,學習人數達10.88億人次,教育數字化擴大了優(yōu)質教育資源覆蓋面,有力促進了教育公平。又如,截至2022年12月,我國互聯網醫(yī)療用戶規(guī)模達3.63億,數字醫(yī)療為解決優(yōu)質醫(yī)療資源共享等問題提供了可行方案。實踐證明,緊扣促進數字公共服務普惠化,打造泛在可及、智慧便捷、公平普惠的數字化服務體系,就能持續(xù)提升人民群眾在信息化發(fā)展中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 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,在便捷生活的同時,也帶來一些風險挑戰(zhàn)。這就要求我們統籌發(fā)展和安全,確保數字技術和生產生活的結合始終朝著造福社會、造福人民的方向發(fā)展。一方面,要持續(xù)推進網絡空間治理,加大對違法違規(guī)收集使用個人信息、“大數據殺熟”等重點熱點問題的整治力度,盡快建立健全數字社會建設的標準體系和法治體系,夯實數字社會建設的法治基石。另一方面,要提高全民全社會數字素養(yǎng)和技能,構建覆蓋全民、城鄉(xiāng)融合的數字素養(yǎng)與技能發(fā)展培育體系,為數字社會健康有序發(fā)展提供保障。深入優(yōu)化數字社會環(huán)境,營造良好數字生態(tài),就能推動數字社會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,讓越來越多人享有更好的數字生活。 數字社會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,既推動生產生活方式和社會運行方式變革,也涉及社會組織方式和利益格局調整。科學謀劃數字社會建設行動方案,不斷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、普惠化、便捷化水平,我們必將迎來生活更加舒適、發(fā)展更有質量、治理更具效能的數字社會。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3年04月10日 05 版) |